普里莫莱维被拯救的人最终仍被淹没
《普里莫·莱维传》作者:(英)伊恩·汤姆森译者:杨晨光版本:三辉图书
中信出版集团年11月20日
距离奥斯维辛仅3公里的比尔克瑙集中营。
莱维(右)在卡里尼亚诺剧场观看《这是不是个人》的舞台剧演出。
《被淹没与被拯救的》作者:(意)普里莫·莱维译者:杨晨光版本:三辉图书
中信出版集团年11月
《这就是奥斯维辛》作者:(意)普里莫·莱维、莱昂纳多·德·贝内代蒂版本:三辉图书
中信出版集团年11月
给一个作家写传记并不容易,给一个自传体作家写传记则更难,因为在作品中他已经讲述了许多个人生活。传记作家伊恩·汤姆森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,他走访世界各地,花费十余年时间搜集资料,挖掘出意大利犹太作家普里莫·莱维大量鲜为人知的事迹,后者除了在作品中讲述奥斯维辛的经历,从来不愿透露自己的隐私。在这个意义上,可以说莱维是一个立志为人类写作的作家,他的作品深刻表现了二十世纪人类世界的失败,而汤姆森厚重的《普里莫·莱维传》则是在向他致敬。
这部传记不仅让读者重温莱维的作品,而且让读者了解到莱维的创作生涯。此书各章按年代顺序编排,共有29章,莱维在奥斯维辛以及从集中营返回家乡都灵的叙述只有三章,其他都是描述莱维的家庭日常生活,他在工厂的化学研究工作,他成名后在各地的演讲,他的成功的英美讲演之旅。但作者始终以奥斯维辛为主线,把莱维的生平串联起来,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莱维痛苦的一生,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一部控诉奥斯维辛的著作,时时提醒世人警惕纳粹大屠杀的重演。
作者只是作证,让读者成为法官
作者将莱维的家庭历史追溯到19世纪,莱维的家庭属于一个古老的犹太家族,在15世纪就进入意大利,后来定居贝内杰恩钠镇,到他的曾祖父一代,这个家庭曾富甲一方,但很快就衰落了。此后莱维家搬到都灵,其父成为一个工程师,并把他的实证主义思想传给了儿子。莱维出生于一战正式结束的那一年,他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都灵度过的,他的周围大都是生活在意大利的犹太人,这个犹太群体与东欧、美国的犹太人不同,他们自认是同化的意大利人,但在历史上却两次遭受迫害,第二次就是在纳粹时期。
在墨索里尼统治时期长大的莱维,在学校里接受的是古典文学教育,他从小就喜欢阅读书籍,能背诵但丁的《神曲》,这种古典修养使他终生秉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,在科学与人文领域都有很深的悟性。当法西斯统治下的秩序最初吸引了不少意大利犹太人时,少年的莱维却从未喜欢“墨索里尼永远正确”的标语。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开始迫害犹太人,莱维年加入了抵抗运动,很快即遭到逮捕,并于年冬天被送到奥斯维辛,编号。
奥斯维辛的经历永远改变了他的人生,在送往集中营的前夜,他曾目睹男女间互相发生关系的疯狂行为。他要活下去,就得放弃道德,他学会了偷窃和忍受,不能遵守文明的习惯。能从奥斯维辛活下来是一个奇迹,他还年轻,身体健康,可以做奴工。化学家的身份也帮助了他,使他能进入集中营的合成橡胶车间,那里的条件要比工地上好,实验室里的温度能让人挺过寒冷的冬天。最后的日子,他因猩红热被送进传染病房,躲过了接下来的死亡大疏散。几十年后,莱维还记得他一生中受到的“最大的侮辱”,当通过实验室的知识面试后,一位纳粹管理员轻蔑地在他肩头擦掉自己手上的机油,仿佛他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块抹布。对于这些细节的记忆充分体现了莱维作为一个作家的观察能力。
年获得自由后,莱维辗转回到家乡都灵,重新开始在一家化学公司工作。但在回家第一晚,他将一块面包藏在枕头下面,正是回家使他的道德感苏醒。他把自己的终生目标树立为去作证,他一边工作养家,一边埋头写作,先后写出《这是不是个人》《休战》《被淹没与被拯救的》等集中营作品。
在汤姆森看来,前两部作品是以尤利西斯的流放寓意表现犹太民族的漂泊历史。《这是不是个人》的构思始于集中营,完成于年12月。莱维先是不可抑止地在公交车上向陌生人讲述他的痛苦经历,这使他得以重新找回自我,并逐渐掌握了某种叙述基调,即仿佛他是在讲述别人的人生。按汤姆森的说法,他的书是说出来的,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《死屋手记》那样,作者只是作证,“让读者成为法官”。
拒绝以任何文字修饰残酷
莱维的写作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追求,作为证人和作家的双重身份,像证人在法庭一样客观冷静。他不断与狱友通信,打听他们的下落,同时收集写作素材。他期望他的书能作为集体创作的作品被人阅读,能代表其他声音而发出一种声音。只要还活着,就要讲出来,讲给别人听,“为了让他们知道,人究竟可以达到何等地步。”在他成名后,他充满热情地不断与读者通信,或者面对面与读者交流,他把这看作是一种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。
最初人们并不理解他的写作,他的文风十分简洁,与现代派文学作品的风格迥然相异。在汤姆森笔下,都灵是一个理性、自律的城市,崇尚简练的风格,这种都市风格影响了莱维的写作,而他对希腊、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的喜爱,他的科学素养也使他反感任何文字技巧和修饰,力求表达得准确、清晰,就像他在化学实验室里那样一丝不苟。正是由于此,《这是不是个人》起初遭到各家出版社的退稿,直到年10月才得以出版,出版后也没有获得多大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42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