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编剧赵冬苓警察荣誉应以生活质感取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沈杰群近日,一部讲述警察故事的国产剧成为“爆款”,豆瓣评分8.3。《警察荣誉》围绕四个初出茅庐的见习警员展开,讲述了他们在平陵市八里河派出所历经各类案件洗礼,并在老警察的言传身教下迅速成长,最终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的故事。“喂,你好。八里河派出所,请讲。”在密集的接线电话声中,观众随四个职场新人的视角一起,直面派出所日常:安置房小区原本是两个村的村民互相掐架,但因为救助一个失足落井的小孩,他们又迅速和解;新人都想“出任务”,抓坏人,但也有人需要做监控工作——盯着多个小时监控录像,只为找到偷尿不湿的人;小朋友委托民医院生崽,还要送回来。为什么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?而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大案?这样的疑问,《警察荣誉》剧中人自己也提出来了。剧中一位辅警说,从小就想当警察,因为有英雄情结,结果感叹:“一天到晚干的活就跟‘社会的抹布’差不多,上哪儿实现英雄梦想?”心态积极的新人警员李大为说:“这么想都会有点失落,不过没关系,咱们年轻,有的是机会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”而负责“传帮带”的师父们则告诉这些新人:社区工作无小事。日前《警察荣誉》编剧赵冬苓接受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专访,解读在八里河派出所日常里的平凡英雄。年8月,赵冬苓及主创团队在济南用一周时间采访了5个派出所和一个刑警队,回来开始动笔,从采访到剧本完成大概半年时间。“什么叫现实主义?不伪饰,不矮化,不溢美,提出真问题,面对真现实。”赵冬苓说。中青报·中青网:创作《警察荣誉》的契机和动力是什么?赵冬苓:我写《警察荣誉》最早的灵感来自一部比较小众的美剧《南城警事》,后来看了韩剧《live》,我更坚定地想要试试。当我们开始创作后,《守护解放西》第一部的热烈反响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。但这部剧更多的灵感来自我对警察这一职业的了解,之前我写过很多警察题材。中青报·中青网:此前关于警察题材的影视剧内容很多是怀揣英雄梦想要干大案的,而《警察荣誉》为什么聚焦更日常更细碎的案情?赵冬苓:大家一提到警察或者写警察的影视作品,往往想象的都是破大案、立大功、出生入死这种情节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大多数警察的工作重点都在这些普通的、日常的、保一方平安、化解辖区矛盾、增强辖区民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的工作上。在过去的影视创作中这方面缺乏表达,他们的形象很少被人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8789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