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二十四扫尘日,再忙也别忘做3事,吃3

#年俗百科知多少#

“金炉银烛夜生春,爆竹声催节候新”,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,而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。小年是春节除夕前的一个重要节点,可以说过年由此拉开序幕,年俗也开始多了起来,一天一小节,一日一习俗,而腊月二十四则是——扫尘日。

民谚有云“二十四,扫房子”,扫尘是自尧舜时期就有的古老传统习俗。到了腊月二十四离过年就没几天了,趁此机会,家家户户都会把家中里里外外进行一次年终大扫除,以整洁干净的新面貌迎接春节的到来。

扫尘既然是节日习俗,自然不会是打扫卫生那么简单,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。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所以“扫尘”也叫“扫陈”,既有除尘布新,破旧立新的含义,还有驱阴除秽、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。古人以此表达了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
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,也是传统的扫尘日,关于扫尘有哪些习俗规矩呢?腊月二十四扫尘日,再忙也别忘了做3事,吃3样,寓意龙年平安家运旺。

做3事

1.选对扫尘吉时

有人会问,大扫除的时间也有讲究吗?对,还真有。

古人对于扫尘日的扫尘时间真有说法,叫作“七扫金,八扫银”。这里的七和八不是指现在所用时间的七点和八点。

古人计时为十二时辰,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时间法,十二地支分别是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而七和八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和未时,以现在时间来看就是11点-13点和13点-15点。

这两个时辰,刚好是一天当中,阳光最充足,气温最高之时,此时来进行扫尘活动,就不易被冷寒之气冻伤了,所以做卫生大扫除时,最好选择这两个时间段。

2.清理破烂物品

平时大家都很忙,很少有时间能给家里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,一年估计也就一次了。这一年攒下来,家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破损或破烂的东西,比如有缺口的餐具、破旧的衣物鞋子、用烂的抹布等。

这些没用的破烂物品,在扫尘之时就应该清理扔掉,不要舍不得,正所谓没有舍,何来得,在这辞旧迎新之际,就得有舍有得,农村老辈人也常说,破烂清理干净,新年才能交好运。

3.由内而外大扫除

生活中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,大扫除自然也不例外。在扫尘的时候应该按照由内而外、先高后低的顺序打扫。先打扫高处,再打扫低处,最后还要把床下柜底彻底清扫,家里角角落落打扫完再打扫外面的屋前屋后。

在清扫垃圾的时候,也要记得由内向外扫,因为这些垃圾代表着陈旧不好的东西,由内而外扫出去就是把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扫出去。

吃3样

1.吃汤圆

北方人过小年是吃饺子,而南方人则是吃汤圆。小年吃汤圆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美食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

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幸福,而小年则是农历年的尾声,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吃汤圆以示团圆和祈福。汤圆的圆润形状也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美满,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和幸福。

2.年粽

北方人逢年过节喜欢吃面食,而南方人喜欢用糯米做成各种美食,南方人过小年除了喜欢吃糯米做成的汤圆,还有吃年粽的习俗。

俗话说:“年粽年粽,年年高中(粽)”,年粽是南方小年传统小吃,象征新年吉祥,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,吃年粽不仅是一种美食的享受,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文化的传承。

3.米饼

俗话说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”,小年的这期间,在广西武宣和桂平的一些地区,民间还有制作米饼的习俗。

米饼是用糯米粉做皮,以花生仁、芝麻、瓜子仁等材料为馅,通过模具压成圆形,然后经过高温蒸熟制作而成一种糕点,吃起来不仅风味独特,还有“团团圆圆”的寓意,具有团聚的象征意义。

以上就是分享的内容,人间烟火,风味长存,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9132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