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,这个假期我们也撒欢去
撒欢的儿童诗中国家长常常焦虑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?其实我们要思考,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?要明白,教育并不是在教室里单独完成的,前几年我曾看过一份“英国孩子12岁之前要完成的50件事”清单:第一件事就是爬树,然后去山上,找个坡,从坡上滚下来撒欢儿,晚上去野外睡帐篷,用树枝和棍子,搭个小窝,去水边,拿那种扁石子儿,打水漂,去野外采黑莓,探索空树洞,观察星空,看星星,去海里游泳,做一个小木筏,攀岩,野炊,骑马,划独木舟漂流等等。大家明白了吧?这些事没有一件在课室在书本在图书馆,走,这个假期我们也撒欢去,带着我们的诗,就像牵着大象,牵着蚂蚁和蜗牛,我们到国家公园、到河流的源头,到博物馆兵马俑,到希腊神庙去,到非洲草原看狮子。我们去见不同的人,不同的风景,不同的美食,好临行前,耿立老师给您们的行囊里装上几首童诗,心灵饿的时候,啃几口。我们会到不同的城市,地域,我们分享一下罗大里的诗歌“水城威尼斯”和“爱斯基摩人”水城威尼斯:水面上一座古桥,一个月亮在古桥上挂。水面下一座古桥,一个月亮挂在石桥下。天上一眨一眨的是星星,水下是星星一眨一眨。你说哪一座古桥是真?你说哪一座古桥是假?罗大里的这首童诗。写出了威尼斯城最大的特点,水与桥,这是建在水上的城市,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“水”,蜿蜒的水巷,流动的清波,它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;而威尼斯的桥,数百座,有的如游龙,有的似飞虹,有的庄重,有的小巧。怎样来表现威尼斯的浪漫气息,罗大里用朦胧的月来衬托,这首诗4段,12段,只是简单变化词汇,像我国的是《诗经》写法,结构重复回环,且12段,是对仗的结构,是对比,第3段“天上一眨一眨的是星星,/水下是星星一眨一眨”,这是两幅画面,也是对应,只有天上和水下两个词不同,且对偶,而别的词汇一模一样,改变一下顺序,像搭积木。最后第4段“你说哪一座古桥是真?/你说哪一座古桥是假?.”,这也是一个对偶句式,你说哪座石桥是真?龙应台说过一段话,我们可更好理解这首诗:假想有一个湖,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,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,你可以用手去摸,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。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,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,我们不称它为“实”,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。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。而这个倒影,你摸不到它的树干,而且它那麽虚幻无常:风吹起的时候,或者今天有云,下小雨,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,或者水波如镜面,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,不同的深浅,不同的质感出现,它是破碎的,它是回旋的,它是若有若无的。但是你说,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,还是水里的白杨树,才是唯一的现实。然而在生活里,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,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,手可以摸到、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,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“空”的,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,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。文学,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: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,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,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。是的,我们可以回答罗大里:威尼斯的这两座石桥都是真的。而罗大里的《爱斯基摩人》,也很有意思,我们知道他们生活在北极圈,是冰天雪地,罗大里写道:爱斯基摩人,奇怪的人,他们的国家是冰做的。冰的广场,冰的大街和小巷,小房屋也是冰做的。天花板和地板,是冰不是水泥。甚至床也是冰床,猎刀将它切割成方。壁炉的石头,好像也是冰做成。有一样东西不是冰做的,她最秘密、最珍贵。那是人们的心脏,仅此一样,足以将极地温暖。这首诗,前面说国家是冰做的,广场是,大街、小巷、房屋、天花板,都是冰做的,够神奇,这是铺垫的写法,是集聚能量的写法,要的是结尾的翻转,“有一样东西不是冰做的”这是最秘密最珍贵,这是人们的心脏,因为人心是温暖的,这世界,我们就不怕寒冷。12岁前完成的50件事里有看星星,我们看谢尔·希尔弗斯坦的诗歌“总得有人去”,是天才的想象,去擦星星: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,它们看起来灰蒙蒙。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,因为那些八哥、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,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。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,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。人们说“有书店的地方,就一定有谢尔的作品。”,他的绘本和诗歌给很多童年带来快乐,他的诗歌充满奇思妙想,。他就是在提醒所有的家长,要尊重和理解这些看上去有点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。尊重这些想法,不然我们的日子就太乏味了,孩子的童年太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了,时间长了,心灵会长草,思想会生锈,锈迹斑斑的童年,就是小老头,不好玩。这首为星星擦灰尘的诗,是说星星灰蒙蒙,八哥、海鸥、老鹰都抱怨,那谁去做这件事呢?如果我们夜里仰望星空,那星空满是阴翳,我们的心情怎样?那美丽的给我们幻想的星空脏了,谁把它弄脏的?怎样才能让他们重新璀璨?一定要有人去擦拭啊。我们说谢尔·希尔弗斯坦就是那个带着水桶和抹布,搭起智慧、乐观和想像的梯子,去为我们擦去蒙在星星上的灰尘的人。这首诗的成功处,在于新奇的幻想,童年手机最富有幻想的季节,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幻想能力,这比知识更重要。童年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满是好奇,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?世界不只是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对世界充满追问,是童年的思维活跃的象征,暑假,我们到公园去,是否问过斑马“你是有白条纹的黑马,还是有黑条纹的白马?”。谢尔·希尔弗斯坦的诗“斑马的问题”:我问斑马,你是有白条纹的黑马,还是有黑条纹的白马?斑马反过来问我,你是个有坏习惯的好孩子,还是个有好习惯的坏孩子?你是安静时多吵闹时少,还是吵闹时多安静时少?你是高兴时多难过时少,还是难过时多高兴时少?你是个有时邋遢的干净孩子,还是个有时干净的邋遢孩子?它就这样不停不停不停地问,而从此我再没向斑马问过它的条纹。这首诗,写的是孩子们的好奇心,写了事物的两面性,这诗是一连串的问题组合,没有答案,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空白,是一连串的排比手法,结尾,很有意思,从此,我在没敢向斑马问条纹的问题,给我们留下无穷的想象,这孩子是怕?还是没想好如何面对斑马的追问?谢尔·希尔弗斯坦的诗歌的手法,常常是以胡话和滑稽的方式追问我们时间的一切,好夸张、开玩笑,在他设置的语境里,在他的语言的迷宫与游戏里,我们自己也陷进去,我们以谢尔·希尔弗斯坦的诗《什么都要有》结尾“床下躲着小孩!”妖怪宝宝喊。妖怪妈妈笑着说:“哦,小乖乖,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小孩!是啊,在这个美妙的儿童诗的世界里,世界上哪儿有什么小孩,他们就是诗歌的一部分,是诗的一个句子,一个形容词,一个动词,一个省略号
上一篇文章: 智控强风安全云米互联网烟灶套装Fl 下一篇文章: 言情小说农村俏媳要致富为什么持续追文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td/70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