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聊过年朱丽华
过了腊八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,哩哩啦啦二十三(有的地方二十四)这是送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日子了。届时祭上鸡鸭鱼肉外,粽子糖是绝对少不得的,还要祷念:“祈求灶王爷!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俗话说:“吃了人家的嘴短,拿了人家的手短”灶王爷吃了甜甜的粽子糖,自然会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。我想,灶王爷久历人间,观遍了百态炎凉,苏吉利老爷子世故得很呢,自然不负所托,几句好话换得年年粽子糖吃,何乐而不为矣。
送走了灶王爷,就开始是大扫除了,老传统,用的扫帚、簸箕、鸡毛掸子、拖把抹布等必须是新的,那样才能吉利。你看那家家户户,翻箱倒柜,洗洗刷刷,把墙上的旧画旧联门神都得铲除干净,待年三十好更换新画新联新门神,个个忙得晕头转向。紧接着开始忙年菜了,这项繁琐的工作自然落在主妇们肩上。该泡的泡,该蒸的蒸,该炖的炖,该烧的烧,该炸的炸……直忙到农历二十九深夜还觉得很多事没做完,实在太困了……。
大年三十更忙,在旧社会分工非常明确,贴年画挂对联换门神,祭天地祖宗神袛,这些事情女人是不能靠边的,这是专属男人们的事。女人的专职就是灶披间(厨房)红烧肉、红烧鱼、全鸡、全鸭、竹菇、蔬菜、酥炸,慢炖……各种各样的香味在马路上弄堂里飘飘裊裊,全上海滩人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香气里。特别那些馋嘴的孩子们,跟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,平时不见影今天赶都赶不出去,鬼鬼祟祟,乘机拿块菊花酥、糯米糕,又香又甜,酥脆得掉渣渣,嘴里吃着眼睛斜瞜着,正像人家讲的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”贪心不足。
终于坐下吃年夜饭了,摆了满满一大桌,鸡鸭鱼肉,好菜好酒好饭,特别是桌中间的暖锅,中央的烟筒里,木炭烧的红彤彤的,周圈的汤锅冒着热气腾腾的香味,好像聚宝盆一样,捞不完吃不尽。我和弟弟吃得个肚胀眼馋,就想着乘机往外溜,外面的爆杖声诱惑力太大了。
还不到十二点,马路上已是人山人海,都在等外滩“大自鸣钟”敲十二点的响声。空中传来了第一声“当”,人们霎时屏住了呼吸,太奇怪了!大年三十的钟声不知怎么搞的,敲得特别地慢,终于等到最后一声“当……!”余音还在空中悠悠荡荡……。突然,四面八方像炸雷一样轰响了起来,金钢鞭、二踢脚、轰天炮、五花筒、母子雷、花样锦、钻天猴、地老鼠……嗖嗖——咚、吱吱——啪、噼噼——啪啦、噼里啪啦……,满天空烟雾腾腾,火花怒放,流星如雨,整个夜幕犹如白昼一样明亮。家家都赶在交“子”这一刻把爆仗点上,因为这一刻是新旧交替的瞬间,人们深信,爆仗的响声不仅驱鬼辟邪,还能预示来年的运气。放的爆仗越响,来年的生意越好,财运越旺。最忌的是中途哑炮,会给家里带来不利。所以商家门前最少要放两挂鞭炮,俗称双宝(双爆)以防一挂哑了还有另挂接续,财力雄厚的人家要放几十挂双宝。
长挂鞭放到最后会落下很多未爆的小鞭,一大群小孩一哄而上,在呛人的纸屑中扒拉寻找未爆的小鞭,个个口袋里塞得满满的。有的有引线用香头一点,往外一摔“啪”一响还伴随一点火花。没有引线小鞭,也难不到孩子,拿来一折但不能断,用香头一点断处,哧地窜出一溜火花也相当有趣,可惜名字不大好听,孩子们叫它“老太婆拉屎”名字出处已无从考证,哪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叫法。大年三十还有一个传承,这一夜是不准睡觉的,俗称“守夜”其原由待下篇再说,当然,那也是无从考证的传说。
抄袭必究,版权所有,图文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简介:朱丽华,78岁,汉,原籍上海,现住址:青岛李沧区沧
#闲聊过年#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69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