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银体温计2026年将被禁止生产别的体温

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超链接》报道,近日,国家药监局再次发文明确,从年1月1日起,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。这个时间表其实早就定下了。

淘汰时间表早就定了

年8月16日起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》对我国生效,其中明确“自年1月1日起,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。”

水俣是日本的一个地方,那里曾发生过严重的汞污染事件。

汞,俗称水银,是一种有毒物质。

为有效应对和妥善解决全球汞污染问题,年10月,国际社会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》达成一致,我国成为首批签约国。

不过,很多人对水银体温计还有点不舍,感叹水银体温计又便宜又准确。也有人担心,红外体温枪等其他测量体温的产品会不会发挥不稳定。甚至,有人就认准了水银体温计,表示要囤货。

水银体温计为何会被禁止生产?其他体温计真的没它测得准吗?没有了水银体温计我们能用什么?红外体温枪怎么用才对?

“碎碎”不平安

甩一甩、夹起来,最后再转着找角度看玻璃管当中水银柱的数值,这一套是日常使用水银体温计的必备动作。虽然整个过程要花上几分钟,但大家对水银体温计测量的结果一般都比较放心的,用得也较为普遍。

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中低温与辐射室主任耿荣勤介绍,它的测温原理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:“利用汞和玻璃的膨胀系数,温度不同其膨胀系数不同来测量体温。而汞一旦泄漏,如果清理的不干净,它会慢慢挥发,对环境造成污染,对人体造成伤害。”

在使用含汞,也就是水银体温计的时候,我们都比较小心。特别是,在给儿童使用的时候,大人都要再三叮嘱。怕玻璃被打碎,更怕里面的水银跑出来。

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,汞有害人类健康,尤其是危害胎儿和婴幼儿的发育。各种汞都有副作用,影响神经、消化和免疫系统,并损害肺、肾、皮肤和眼睛。

这要是含汞的玻璃体温计被打碎了,可就不能“碎碎平安”了。要赶紧开窗通风,不要碰触滚出的水银。这时,不能用吸尘器清理,也不能用抹布、墩布去擦拭清理,而是要先带上橡胶手套,用纸把水银小球聚拢,再用纸铲起或者胶带粘起来,放进玻璃瓶,然后加水并密封。最后,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有害废物的处理。

 水银体温计下场谁能接棒?

其实,不光是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要被逐渐淘汰,不再生产,很多含汞产品都在逐渐被不含汞的所替代。像是碱性电池,“无汞”的会被标识出来。根据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》要求,从年起,含汞的荧光灯、电池将不再允许使用。

不过,就体温计来说,其他类型的体温计真能够成为水银玻璃体温计的“无汞替代”吗?水银体温计下场,谁能接棒?

安徽省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处副处长朱德宏指出,目前,已经有其他类型的体温计产品。

据介绍,目前常用的体温测量设备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采用接触测温,像玻璃体温计和医用电子体温计。玻璃体温计可以是含汞的,也可以是不含汞的。现在一些厂家已经生产出不含汞的玻璃体温计,例如镓铟锡体温计;另一类,采用非接触测温,像最近常用的红外体温计。

就测量准确度来说,耿荣勤表示,玻璃体温计和医用电子体温计的准确度较高,其测量结果可以作为医生诊断病情的依据;而红外体温计是作为筛查发烧人群设备,一个是它测量体温不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,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,二是测量快速。

耿荣勤介绍:“红外体温计的原理是采集人体某部位的表面温度后,应用补偿算法折算为人体某一部位的温度。由于人体表面温度易受环境条件,如温度、湿度、风速以及皮肤表面毛发、汗水、化妆品等影响,所以,只有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红外体温计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。”

红外体温计隔空测了个寂寞?

因疫情防控需要,红外体温计对我们来说也算个熟脸儿了。但是,有人就遇到过红外体温计测量出的体温过低的情况。

这也难怪不少人还是认准了水银体温计,觉得它测得准确,这当中可以说少不了非接触红外体温计的衬托。

不过,这不一定是因为红外体温计产品设计本身不过关。它虽然便捷,但也有一些使用的条件和适用的环境。

要选择体温测量模式

注意保持体温探测器的清洁

注意测量距离3cm-5cm

皮肤表面应无汗水、毛发、化妆品等遮盖

建议在室内无风条件,环境温度16-35度条件下使用

秋冬季在户外使用红外体温计的情况很多,怎样才能继续让它发挥筛查作用呢?隔空测的这一下,怎么才能不白测呢?

耿荣勤建议,在不具备室内测温条件下,并且,人流量大的场所,可以先测量几个体温正常的人,得出一个参考值,而一旦出现体温明显偏离参考值的人员,立即对其进行二次筛查。

耿荣勤还强调,红外体温计的测量数据只用于发烧人群的筛选,当发现体温异常人员时,应使用玻璃体温计或医用电子体温计进行确认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z/2376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