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您看这道菜

“宫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!”

“你看这道菜,群英荟萃!”

那一代过来的人,怕是没几个能好好念完这两句话,不被带跑偏的。

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个个绝,样样好,但最好的,私人认为是两个。

一是《如此包装》,一是《打工奇遇》。

在此之前的,多是以老太太的质朴,对撞各色现代套路。比如让侯耀文嘴皮子快磨破了,还是搞不定的“司马光砸缸!”

在此之后的,是看到了老太太的无敌新技能,于是着意让她唱现代歌曲的《功夫令》,以及“维尔康木图靠山屯儿!”“伦敦音!”“Myheartwillgoon!”

前者有趣,但简单;后者热闹,但情节略薄。

还就是《如此包装》和《打工奇遇》,剧情冲突和舞台演出,都够棒。

《如此包装》以前另篇聊过,今儿聊《打工奇遇》。

作者和导演,还是那几位老师:石林、沈永年、由二群。都有丰富的舞台创作经验了。

那还是个相对尊重艺术家的年代。

开场,《拉德斯基进行曲》,巩汉林一身中式衣服,在那儿蹦舞:特别不搭,极为荒诞。

这是个开场包袱,一下显出巩汉林这个角色的性格来:

滑稽,轻佻,赶时髦。

之后就:“我们这西餐厅都改大酒楼了,怎么还放这曲子呀?”

所以他的人设,还是跟《如此包装》里那个,要录“评戏的MTV”似的,是个投机取巧、见风转舵的商人。

巩汉林的动作设计很精致:坐下来时,提溜袍子和兰花指很熟练,“都给我精神着点儿!”

还真是一副宫里大总管的架势……

于是老太太登场。质朴无华。

巩汉林先前演得一副大总管模样,所以对比老太太:

“这老太太够精神的!”

老太太神完气足:

“想当初,我是民兵——排长!”

这亮相,就把两边的气质对比勾勒得明显了。

老太太还强调不要钱,就为了学习开酒楼的经验。

巩汉林乐滋滋地录取了她,回头跟金珠说悄悄话:

“我就乐意招这不要钱的!”

金珠的作用出来了。

多说一句:《如此包装》里,基本是老太太和巩汉林俩人对戏,第三人的台词,也就是介绍巩汉林是“总监”。

但这出戏里,金珠作用挺大的。

她是巩汉林的手下,但又没巩汉林那么鸡贼,所以更像是个反应慢一拍的喜剧角色。

老太太登场,先拿出自己的抹布,还介绍:

“抹布,软和,吸水!”

这是她民间特色的习惯,巩汉林浮夸的调子,受不了这个,于是让大家摆场面。这是第一次暗示:这出戏以后,还要摆类似场面的。

于是老太太去后台换衣服了——其实她完全可以在台前直接把衣裳套上。

之所以去个后台,是剧情的结构。

物价局来电话了,金珠这时候显出她的憨厚本色:

“我们经理说他不在!”

巩汉林急了,抢过话筒:“撒谎都不会撒!”然后假扮秘书小姐,女音,“呵呵呵呵”糊弄过去了。

然后特别字正腔圆地念了句台词:

“再来电话谁都不许接!”

这是关键剧情。谁都知道了,偏偏老太太没听见

接着进入第二部分。

老太太出场,一身慈禧的袍子换上了——可还是拿抹布当手绢使。

这包袱逗乐,与此同时,也暗示了之后的路线:老太太没被五光十色所蛊惑,还是喜欢自己质朴平民那一套;巩汉林还就是受不了她这个。

之后,巩汉林乐滋滋地夸老太太:慈禧再世!

老太太第一反应却是:我是八辈贫农啊!

这其实是个价值观冲突。巩汉林讲究虚浮的富贵,老太太在意实际的生活。

巩汉林:就是让你陪客人吃饭!

老太太:那更不行了,有文件哪——“不许三陪!”

春晚小品里,拿三陪开涮的经典包袱,俩。

一是这个,二是《拜年》里,赵老蔫对老高婆子痛心疾首地怒吼:

“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!!”

之后老太太揭穿了:

人家坐着我站着,人家吃着我看着,那慈禧不惨点儿?——说白了我就是饭托!

这时候,老太太已经显出,看不惯巩汉林这份虚浮了。

带着这份情绪,进入了下一组矛盾。

巩汉林手举宫廷玉液酒,让老太太闻:

香不香?香!像二锅头!

金珠的憨厚再发作:那就是二锅头兑水!

巩汉林急了:到我们这儿,那就得叫宫廷玉液酒!

然后是群英荟萃,老太太乐喷了:啥群英荟萃,我看就是萝卜开会!

您注意这里,老太太是跟金珠吐槽“萝卜开会”的,她也看出来了,金珠跟她是一路人。

巩汉林这回真急了,开始瞎扯,说皇上都长生不老;老太太这时显出老年间的资格来:

“也不尽然,那同治21岁就没了,还有那咸丰,那光绪!”

——咸丰31岁,光绪37岁。

帝王神话被戳得差不多了,巩汉林只好说自己大补,老太太给了句残忍的:

“就这补得跟小鸡子似的?”

这一连串神吐槽,俩作用。

第一,激化矛盾。从此老太太跟巩汉林,显然卯上了。

第二,就因为矛盾激化了,憨厚的金珠及时把巩汉林拉开:

去看宫廷土豆熟了没!”

这个间隙是剧情关键。

老太太表达了愤怒,彻底宣告之后的冲突:“我练你奶奶个嘴儿!”

然后老太太接着电话了,让报菜价。本来她要走了,但听说物价局要,高兴了:

“明白了!明白了!”

所以之前的两幕,就是巩汉林的虚浮和老太太的踏实,矛盾都尖锐了。

为了给物价局提供内部消息,老太太就配合巩汉林来一出。

——这其实是最早的商业谍战小品?

铺平垫稳了,好戏开始了。

话说,老太太开唱的时候,脱了袍子。既是方便活动,也有个挺象征性的意义:

之后唱戏的,是一个代表民间艺术的老太太,而不是慈禧。

为了强化这点,说到小二黑结婚时,老太太忘我了,上炕了。

您注意这个盘腿坐姿。再看看下面:

《我爱我家》观众懂的。

这是人民艺术家的正统坐姿……

之后就是脍炙人口的名段:

“我做的是,爆肚炒肉馏鱼片

醋溜腰子炸排骨

松花变蛋白菱藕

海蜇拌肚儿滋味足

四凉四热八碟菜

白干老酒烫一壶!

——走四方,你看一看你尝一尝,我做的饭菜到底香不香,香不香!”

“香死个人嘞!”

我国最早的真香现场。

这里的一个细节:

老太太倒,巩汉林扶,金珠也赶紧来扶了——都知道老太太身体不好,金珠在场上,得时常照应她。

但金珠扶得慢了,不是她不关心老太太。

您重看这段,会注意到金珠有个发愣,然后就是一溜烟过来扶。

因为如前所述,金珠的设定,就是慢一拍的憨厚,不如巩汉林机灵,这个细节都是对的。

我是江南人,小时候对爆肚炒肉馏鱼片这些不太懂——我们那里惯是鱼汤或红烧鱼,酱排骨之类,爆肚也不多见。

后来自己做菜才意识到,这桌好啊:料备齐了,能很快地连续做完,上桌,四凉四热,一壶酒,大家都能吃了。热闹,火炽,爽脆,真好。

民间菜的温度很重要。

——而贵得离谱的“群英荟萃”,就是没烟火气的凉菜。

之后就进入经典段落了。

巩汉林的“别耍嘴呀”,老太太回“我要是耍嘴我是个棒锤!”——这是评剧唱段。

我觉得这两句,连同“六月六我看谷秀我春打六九头”,是我们最熟悉的、张嘴就来的评剧唱段了?

真正的艺术,就是这么普及的。

以及,您记住,这里出现“棒锤”这词了。

“宫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!

白里透着红啊,红里透着黑

黑不溜秋,绿了吧唧,蓝哇哇的,紫不溜啾……”

到这里喜剧效果出来了,而且还是特别好的戒酒广告。

后来好些年,我们家劝老人别太多喝酒,都说,“吃得面孔红,再变黑,再变绿,再变蓝……变了个葫芦娃……”

这里老太太唱着,巩汉林捧一句“这都什么色儿啊!”捧得瓷实。

然后老太太圆回来,俩人接唱“这酒真是美!”完了一个走位。

这个走位特别流畅。

巩汉林顺势坐下了,得意忘形,行云流水,“美呀!”

老太太来得及见缝插针:

“美什么呀?——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,兑的那个白开水!!”

这句话激怒了巩汉林。“你应该这么唱!”

这才引出了下一段。

这里俩细节。

其一,巩汉林哪怕“您看这道菜,群英荟萃”,都不忘了兰花指。

其二,老太太唱的是传统评剧,巩汉林唱的是流行歌曲。

——虽然,现在,不是那一代的人,都不一定知道那首歌是谢东的《笑脸》。大家也未必唱得出原曲了,但“你看这道菜!群英荟萃!要您老八十一点都不贵!”谁都记得。

翻唱能比原唱更出彩,太神奇了。

终于到最后一个包袱:

“它怎么这么脆!

它就是一盘大萝贝!!”

完美。

当时老太太接电话时,有个小小的失误,话筒掉了一次。我估计是连唱带跳太累了,还得掐着节奏。

瑕不掩瑜,就跟“难受不难受”时太累了,膝盖一软跪下那个,特别显真实。

《打工奇遇》没有“嗯哼,嗨”那么神来之笔的底,但有老太太那“货真价实”四个字,也是非常出彩的底。

以及老太太终于“你就是个棒锤”,痛快地结束了。

这里妙在,老太太“走四方”时,没忘了一转身回来,拿那块抹布。

这个一来一回折返,才是真显得人民艺术家,不忘初心。“抹布!软和!吸水儿!”

首尾呼应,完美。

于是英雄的母亲,探戈就是趟着走的推广者,中国rap艺术的先驱,评剧艺术MTV的先行者,靠山屯的武圣,让泰森肝颤的大师,对练武的儿子始终心太软的民间武术家,伦敦音的定义者,中国的席琳迪翁灵魂歌者、车迟国王后、评剧表演艺术家、顺便拿了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人民艺术家赵丽蓉老师,完成了在太后大酒楼的商业女间谍工作,揭发了违法真相后,继续走四方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z/3855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